二十四史陈书资治通鉴我的字典
《陈书》唐·姚思廉等撰
目录首卷上一卷下一卷末卷
简体版 繁体版 译文(节选) 图版
卷二十〇 列传十四 到仲举 韩子高 华皎

到仲举传

  到仲举字德言,彭城武原人。祖父到坦,齐中书侍郎。父到洽,梁侍中。

  仲举没有什么学业可言,然而为人处事刚强正直。初官著作佐郎、太子舍人、王府主簿。出任为长城令,为政号称廉明公正。文帝居于乡里,曾到到仲举处,时值天阴下雨,仲举独坐于斋内,听见城外有箫鼓声,不一会文帝到了,仲举十分惊奇,便着意结交依托。文帝又曾因饮酒过度夜里睡在仲举帐中,忽然间有五色神光照于屋内,从此仲举专心侍奉,更为恭谨。侯景之乱发,仲举依附于文帝。等到侯景乱平,文帝为吴兴郡守,以仲举为郡丞,与颍川人庾持同为文帝宾客。文帝为宣毅将军,以仲举为长史,不久兼任山阴县令。文帝继位,授为侍中,参掌选事。天嘉元年(560),暂摄都官尚书,封宝安县侯,食邑五百户。天嘉三年任都官尚书。同年,迁任尚书右仆射、丹阳尹,参掌均如故。不久改封建昌县侯。仲举既然没什么学识,处理朝廷典章并非他的特长,铨选官吏、引荐任用之事的处理,均出自袁枢。仲举生性随便,不干涉事务,与朝臣不曾过分亲近,只是聚敛财物、饮酒取乐而已。天嘉六年,任职期满,解去丹阳尹职。

  这时期,文帝长年卧病,不亲自处理政务,尚书省中大事,都让到仲举自己断决。天康元年(566)迁任侍中、尚书仆射,参掌职如故。文帝病重,入内侍候医药。等到文帝崩,高宗受遗诏为尚书令入辅,仲举与左丞王暹、中书舍人刘师知、殷不佞等,借口朝廷之人望有所归依,使派殷不佞矫诏宣旨遣送高宗还东府。事发,刘师知下北狱赐死,王暹、殷不佞一并交有司治罪,却以到仲举为贞毅将军、金紫光禄大夫。

  当初,仲举之子到郁娶了文帝妹信义长公主,官至中书侍郎,出任宣城太守,文帝拨给他一些兵马。同年迁为南康内史,因国哀未赴任。仲举既已遭罢黜住在自己家中,与到郁两人心中惴惴不安。当时韩子高在都中,兵马向称强盛,到郁常常乘小车蒙妇人之衣与韩子高议事。子高军中主帅将其事告发,高宗收捕韩子高、到仲举及到郁一并交付廷尉论处。诏曰:“到仲举平庸下劣,才能低微,徒然忝居显贵之位,受先帝之重任,恩宠备至,隆兴显赫,为父的参予国家大政,为子的占据大邦藩国,礼遇超越皇亲,权势不逊外戚。然而放肆地骄横迷蔽,侵凌倨傲百官,国哀之初,擅自摆布朝政,排斥皇亲,欺侮蔑视台辅。韩子高渺小低微,从卑位提升上来,让他入宫,派他掌握禁卫军,把他当作心腹之人加以委任,谁知恶物虽小,也能害人,胆敢背叛朝廷。仲举与子高互相呼应,暗中拟定奸邪之计谋,秘密地策划不轨之图谋。安成王乃朕之叔父,再没有比他更亲的人了,受遗命加以启发引导,禀承先帝之旨,为顾命大臣,以朕年当幼弱,正须护卫佑助。家国之安危,大事归属于宰辅,伊尹、周公之位重,众人皆无异议,将相旧臣,都知道推崇景仰。然而到、韩二人,聚集凶恶之徒众,想要加以突袭,占据东城,进逼崇礼寺。推戴到仲举,以执掌国政。欺凌指斥司徒,意在专擅朝政;暗结党羽,将要危及社稷。仰赖祖宗之神灵,奸谋终于败露了。前上虞县令陆日方等人详细呈告其事,实情都得到了验证。并预定本月初七,实施其凶险之谋划。领军将军吴明彻,左卫将军、卫尉卿周宝安及诸公等人,也尽知其事。有几多罪恶之迹象,于朝野暴露无遗。违反正道,背弃恩德,所作所为真是骇人听闻。现下首恶伏诛,罪人得到了应有的下场,可一并收捕交付廷尉处理,以端正刑法之治。追究犯罪只及到仲举父子及韩子高三人,其余一概从宽论处,全都不再追问。”到仲举及到郁均于狱中赐死,仲举时年五十一岁。到郁之子女,均因身为帝甥而得到宽宥。


韩子高传

  韩子高,会稽山阴人。家世原本寒微,侯景之乱时,子高寄居于京师。景乱平,文帝出守吴兴,子高年十六,与文帝为总角之好,容貌美丽,看上去像个妇人一般。在淮渚想要搭部伍之车乘还乡,文帝见了,问他说:“你能侍奉我吗?”子高应允。子高原名蛮子,文帝为他改名子高。生性恭敬谨慎,尽心尽力地侍奉,常常带着刀为文帝防身,也常为文帝端盘子送酒食。文帝性子急,子高总能领悟其意旨。年长后,学会了一些骑射之术,处事勇敢果决,希望做个将帅之人。待到平定了杜龛,文帝配给他士卒。文帝十分宠幸他,不曾让他离开身边。文帝曾经梦见骑马登山,道路险恶,几乎要坠下山去,得子高之推扶而得以继续攀登。

  文帝讨伐张彪时,沈泰等先降,文帝占据了州城,周文育镇守北郭香岩寺,张彪自剡县乘夜回军偷袭城池,文帝从北门逃出,事起仓卒,又值黄昏昏暗,军人纷纷扰陈书扰,文育也不知文帝在哪里,只有韩子高在身边,文帝便派子高从乱军中前往见周文育,复命酬答,在昏暗中又赶去慰劳众军。文帝稍稍拢合一些游散之兵,又由子高引导进入文育军营中,因此一道建立了寨栅。次日,与张彪作战,张彪之部将申缙又来投降,张彪便逃奔松山,浙东平定。文帝于是将手下之兵马多配给子高,子高也轻掷钱财礼贤下士,归附他的人很多。

  文帝继位,任他为右军将军。天嘉元年(560),封为文招县子,食邑三百户。王琳到栅口时,子高在台内值宿。等到平定了王琳,子高所统之兵更多了,将士依附于他的,子高都尽力加以提拔,文帝也都加以任用。二年迁员外散骑常侍、壮武将军、成州刺史。及至征讨留异,子高随侯安都屯于桃支岭岩下。当时子高兵强马壮,装备精良,另外统率一营人马,单马冲入敌阵,伤了左颈,头上发髻也被削掉一半。留异乱平,任假节、贞毅将军、东阳太守。五年(564),章昭达等从临川征讨晋安,子高从安泉岭出发与他会师于建安,在诸将中人马号称最为强盛。晋安乱平,以功迁任通直散骑常侍,晋爵为伯,增加邑户连同旧邑共四百户。六年(565),征辟为右卫将军,至京师,镇守领军府。文帝病重,入内侍奉医药。废帝即位,迁为散骑常侍,右卫如故,移屯于新安寺。

  高宗辅政,子高因兵权过重,心中很是不安,喜欢访查台阁,又请求出京为衡、广诸州镇守使。光大元年(567)八月,前上虞令陆日方及子高之军帅举报他谋反,高宗在尚书省,便召集文武百官在位者议立皇太子,子高也参加了,清晨他一踏进尚书省,便被捉住,送交廷尉,当晚与到仲举一同赐死,时年三十岁。父韩延庆及子侄辈一并赦免。延庆因子高之得宠,官至给事中、山阴县令。


华皎传

  华皎,晋陵暨阳人。世代为小吏。华皎在梁为尚书比部令史。侯景之乱时,他投靠侯景党人王伟。高祖南下,文帝为侯景所囚禁,华皎待文帝很友善。景乱平,文帝为吴兴太守,以华皎为都录事,军府粮草钱帛之事,多委任于他。华皎聪明敏慧,于文书账册之事十分卖力。及至文帝平定杜龛,便配给他兵马武器,仍为都录事。华皎管理下属磊落分明,善于爱护体恤。时值兵荒之后,百姓饥馑,华皎与众人同甘共苦,不管多少一律与大家均分,于是渐次提升为暨阳、山阴二县县令。文帝即位,授职为开远将军、左军将军。天嘉元年(560),封为怀仁县伯,食邑四百户。

  王琳东下,华皎随侯王真以兵阻拒之。王琳乱平,镇湓城,主持知江州事务。当时南州守宰多为乡里酋豪,不遵朝廷法典,文帝让华皎想办法驾驭他们。王琳手下败逃溃散之将卒多依附于华皎。三年任假节、通直散骑常侍、仁武将军、新州刺史资,监江州。不久诏令督领寻阳、太原、高唐、南、北新蔡五郡诸军事、浔阳太守,假节、将军、州资、监如故。周迪谋反,遣其兄子伏甲士于船中,诈称为商贾,想在湓城偷袭华皎。事未发而为华皎所察觉,使派人邀击,全数获得其船仗。同年,华皎随都督吴明彻征讨周迪,迪乱平,以功授职为散骑常侍、平南将军、临川太守,进爵为侯,增加封邑连同旧邑共五百户。未拜官,入朝,又援职为使持节、都督湘巴等四州诸军事、湘州刺史,常侍、将军如故。

  华皎出身于小吏,善于营置产业,湘川一带物产很多,所有收入都输入朝廷,粮食之运送,竹木之供应,经他转运的物资很多;至于油蜜脯菜之类,无不加以置办。又征伐川洞蛮,得到很多铜鼓、人口,都送至京师。废帝即位,晋号安南将军,改封重安县侯,食邑一千五百户。文帝因为湘州出产杉木舟,让华皎营造大舰金翅等二百余艘,以及各种水战之用具,想藉此进军汉水流域及峡州一带。

  韩子高被诛杀后,华皎心中不安,便修缮战具,聚集徒众,厚待所属之地方官。高宗频频命令华皎上缴大舰金翅等,华皎借故迁延不至。光大元年(567),秘密启奏以求广州,以窥伺皇上之意,高宗假意答允,然而未下诏书。华皎也派出使者勾结串通北周兵,又尊奉萧岿为主子,人马很强盛。诏令便以吴明彻为湘州刺史,实际上是想以轻兵偷袭他。当时担心华皎先发制人,便先派吴明彻率众三万,乘金翅舰直趋郢州,又派抚军大将军淳于量率众五万,乘大舰随后而至,又令假节、冠武将军杨文通另从安成步道出师茶陵,又令巴山太守黄法慧另从宜阳出师澧陵,前往掩袭,出其不意,且与江州刺史章昭达、郢州刺史程灵洗等参与谋划讨贼。

  当时萧岿派遣水军为华皎声援。北周武帝又派遣其弟卫国公宇文直率众屯驻鲁山,又遣其柱国长胡公拓跋定以人马三万攻围郢州。萧岿授华皎为司空,巴州刺史戴僧朔、衡阳内史任蛮奴、巴陵内史潘智虔、岳阳太守章昭裕、桂阳太守曹宣、湘东太守钱明全都隶属于华皎。又长沙太守曹庆等原本隶于华皎,因而也为之用。皇上担心上游地方官均为华皎所煽动、迷陈书惑,便下诏说:“贼人华皎出身低贱,只因遇到破格提拔,才得以担任高官,正当恩宠备至,身肩重任之时,背反了造就、化育他的朝廷,心怀奸谋诡计,想要扶立萧氏,私下所订之盟约已然败露,存心凶毒之极,想要颠覆社稷,煽动勾结边将,驱迫士民,像蚂蚁那样聚集于巴、湘,像野猪那样狂奔于鄢、郢,背逆天地,人神共愤。征南将军淳于量、安南将军吴明彻、郢州刺史程灵洗,受命专事征伐,备尽心力,抚慰各路英雄,水陆齐进。义勇忠烈之士,争先杀敌,凶徒终将崩陷陨灭。获取胜利是指日可待,层层妖氛将一扫而清。说及此我心中也哀怜罪人,但愿能让他们重新作人。可特赦湘、巴二州:所有为叛贼所逼迫胁制,以及加入叛党之人,一概不予追究;至于贼军主将及偏裨,一并开恩特许自首,全都从宽论处。”

  在此之前,又下诏派遣司空徐度与杨文通等自安成陆路出湘东,从后面偷袭华皎。当时华皎布阵于巴州之白螺,排列舟舰,与王师相持不下。及至听说徐度直捣湘州,便率兵从巴、郢乘着顺风沿江而下,前来挑战。淳于量、吴明彻等募得军中小舰,赏给大量金银,让他们先行出去阻挡皎贼大舰,受其拍石之击。贼舰用于施放的拍石用得干干净净,然后官军以大舰发拍石,贼舰都被击沉于江心。贼又以大舰装载柴草,因风纵火,不一会风向回转烧了自己营地,贼军大败。华皎便与戴僧朔乘单舸逃跑,经过巴陵,不敢登城,便直奔江陵。拓跋定等再也无船可渡,从陆路奔巴陵,巴陵城已为官军所据,便赶往湘州。至水口,无法渡河,粮草也差不多罄尽了,便到军中请降。这一仗俘获万余人,马四千余匹,送至京师。华皎党羽曹庆、钱明、潘智虔、鲁闲、席慧略等四十余人一并伏诛,仅有任蛮奴、章昭裕、曹宣、刘广来得免一死。

  戴僧朔,吴郡钱塘人。颇有蛮力,勇敢善战,族兄右将军戴僧锡很喜欢他。僧锡年老,征讨时总是让僧朔领兵。平王琳时立过功。僧锡去世,僧朔袭职代为南丹阳太守,镇守采石。从大军征讨留异,侯安都在岩下出战,为贼人砍伤,戴僧朔持单刀徒步援救得回。以功授职为壮武将军、北江州刺史,兼南陵太守。又从大军征周迪有功,迁任巴州刺史,假节、将军如故。至此与华皎一同作乱,伏诛于江陵。

  曹庆本为王琳部将,萧庄伪署左卫将军、吴州刺史,所部仅次于潘纯陀。王琳败,文帝将他配给华皎,官至长沙太守。钱明,本为高祖手下主帅,后历任湘州诸郡太守。潘智虔,潘纯陀之子,少年时很有志向和气量,二十岁时当了巴陵内史。鲁闲,吴郡钱塘人。席慧略,安定人。鲁闲本为张彪手下主帅,席慧略是王琳部下,都由文帝配给华皎,官至郡守。一并伏诛。

  章昭裕是章昭达之弟,刘广业是刘广德之弟,曹宣是高祖旧臣,任蛮奴曾向朝廷上过密奏,因此一同得到赦免。
目录首卷上一卷下一卷末卷
简体版 繁体版 译文(节选) 图版
手机版 微信公众号
手机版 微信公众号
爱古瓷 粤ICP备17015389号 粤公网安备 44010402000796号

本软件的研发和运营为非盈利行为。如果您认为本软件对您有所帮助,可以自愿提供赞助:

页面标注 回到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