二十四史汉书资治通鉴我的字典
《汉书》班固
目录首卷上一卷下一卷末卷
简体版 繁体版 译文(节选) 图版
卷七十一 列传四十一 隽不疑 疏广 于定国(于永) 薛广德 平当 彭宣

隽不疑传

  隽不疑字曼倩,勃海人。

  研究《春秋》,任郡文学职,行动举止必按礼仪,名闻州郡。

  汉武帝末年,郡国盗贼群起,暴胜之任直指使者,穿着绣衣,拿着兵器,追捕盗贼,督责考核郡国政事,东至于海,不服命令的人按违“军兴”法处死,威震州郡。

  暴胜之一向听说隽不疑有德有才,一到勃海,便派人请隽不疑来相见。

  隽不疑戴上进贤冠,挂着阰具剑,佩上玉环玉..,穿着大襟衣,系上宽衣带,穿戴整齐,登门通名拜见,门卫要他解下阰具剑,不疑拒绝说:“剑是君子的军备,是用来防身的,不可解下。

  请让我回去。”门吏禀报暴胜之。

  胜之打开官署的门去接待,远远看见隽不疑容貌尊严,衣冠壮美,来不及曳上鞋后跟就起身迎接。

  登堂坐定,隽不疑伏地而拜说:“我住海边,听见暴公子的威名很久了,现在竟然承您看得起来接待我。

  大凡做官,太刚就容易折断,太柔就显得无用,施行威严要兼用恩泽,然后才可以建功扬名,永远享用天赐的福禄。”胜之知道隽不疑不是常人,恭敬地接受他的警告,以礼相待,表示深深的敬意,向他询问当世应施行什么。

  暴胜之门下诸从事都是州郡选拔来的官吏,在旁听不疑言谈,莫不惊骇。

  一直谈到天黑,才离开,暴胜之于是上奏朝廷推荐隽不疑,用公车把他召到京师,任用他做了青州刺史。

  很久以后,武帝崩,昭帝即位,而齐孝王的孙子刘泽交结郡国豪杰谋反,打算先杀青州刺史,被隽不疑发觉,抓起来关进监狱,都服其罪。

  隽不疑因此被提拔为京兆尹,赏赐钱百万。

  京师的官吏百姓都敬重隽不疑。

  每当他到县里省录囚徒回来,他的母亲就问不疑:“有多少冤案平反,能使几多人活命?”如果某一天隽不疑平反的案件多,母亲就笑,因而饮食说话就不同于平时;有时没有,母亲就会发怒,因而不吃饭。

  所以隽不疑为官,严厉而不残酷。

  始元五年(前82),有一男子乘着牛拉车,竖着黄色龟蛇旗,穿着黄色直裾禅衣,戴着黄色的帽子,来到皇帝住所的北门,自称卫太子。

  公车把此事传给皇上,皇上诏令公卿将军中二千石的官员共同去辨认。

  长安中官员百姓聚观的有数万人。

  右将军统率军队驻扎在阙下,以备非常事件发生。

  丞相御史及到场的中二千石的官员,没有谁说什么。

  京兆尹隽不疑后到,大声呵叱随从吏卒把自称卫太子的人捆起来。

  有人说:“是非不清楚,暂且慢点。”隽不疑说:“诸君为什么对卫太子这样害怕!从前蒯聩违命出逃,他的儿子拒绝不接纳,《春秋》认为他是对的。

  卫太子得罪于先帝,逃亡了没有当即处死,现在自投罗网,此人是罪人啦!”于是把他送到奉诏令关押犯人的牢狱里。

  天子与大将军霍光听到这件事后嘉奖隽不疑,说:“公卿大臣当用经术晓明大义。”从此隽不疑在朝廷更被人们重视,在位官员都自以为不及他。

  大将军霍光打算把女儿嫁给他为妻,隽不疑坚决推辞。

  很久以后,因为不疑病了才免除此事,结果死在家中。

  京师记载了此事。

  后来赵广汉京兆尹说:“我禁止奸邪,只在吏民中推行,至于对待朝廷事,远不及隽不疑。”廷尉拷问自称卫太子的是什么人,竟然有奸诈。

  自称卫太子的本是夏阳人,姓成名方遂,家居湖县,凭卜筮办事。

  有一个原本卫太子的舍人,有一次给成方遂占卜,对方遂说:“你的状貌很像卫太子。”成方遂心想他的话对自己有利,希望因此得到富贵,就诈称自己是卫太子来到北阙。

  廷尉召乡里认识成方遂的张宗禄等辨认,成方遂判为诬罔不道罪,腰斩于东市。

  一说成方遂姓张名廷年。


疏广传

  疏广字仲翁,东海兰陵人。

  少年爱学习,通晓《春秋》,在家里传授学业,学习的人从很远地方来。

  朝廷征召他做了博士太中大夫。

  地节三年(前67),立皇太子,选丙吉为太傅,疏广为少傅。

  数月后,丙吉调升御史大夫,疏广改任太傅。

  疏广哥哥的儿子疏受,字公子,也因为贤良推荐做了太子家令。

  疏受讲礼节做事恭谨,敏捷而又善辞令。

  汉宣帝幸临太子宫,疏受迎接拜见应对,以及设酒宴,捧觞祝寿,言辞礼节闲静文雅,皇上很高兴。

  不久,授疏受为少傅。

  太子的外祖父特意引荐平恩侯许伯作太子少傅,禀告皇上让许伯之弟中郎将许舜监护太子家。

  皇上拿此事问疏广,疏广回答说:“太子是国家储备的副君,师友一定在天下英俊人才中选取,不应当独亲外公家姓许的,再说本来有了太傅少傅,官员已备,现在又使许舜护太子家,显现得太浅薄了,也不是用来在天下扩大太子德行的办法。”皇上认为他的话很好,把这些话告诉了丞相魏相,魏相免冠道歉说:“这不是臣等能够赶得上的。”疏广从此被器重,屡次受赏。

  太子每次朝见皇上,或进见父皇,太傅导于前,少傅护于后。

  叔侄并为太子师傅,朝廷以此为荣。

  疏广叔侄做太子傅五年了,皇太子也已十二岁了,精通《论语》、《孝经》。

  疏广对疏受说:“我听说‘知足不会受辱,知止不会危险’,功成自退,这是自然规律啊。

  现在做官到二千石,官居高位,名望也树立了,像这样不离开,恐怕有后悔的事情,不如我们叔侄相随出官,告老回乡,以长寿命终,岂不是好事?”疏受叩头说:“听从大人的主张。”当日叔侄一起上书称病,满了三个月病假,疏广又称说年老,上疏皇上请求退职。

  皇上认为他们的确年纪很大,都准许了,加赐黄金二十斤,皇太子又赠五十斤。

  公卿大夫老朋友同乡安排饯行,供具设帐在都城东门外,送行的车辆数百辆,告别而去。

  到路旁观看的都赞叹说:“二大夫真乃贤士啊!”还有的叹息为之落泪。

  疏广回到乡里,常令家人准备酒食,邀请同族以及旧日熟识的来家作客,一起快乐。

  他常问家里还剩多少黄金,并催促家人卖掉黄金来准备酒食。

  过了一年多,疏广的子孙私下对疏广喜欢信任的兄弟老人说:“子孙希望趁君健在时多立些产业根基,现在吃喝费用将尽。

  最好用您老的意思劝说他老人家买些田宅。”老人就在闲暇时向疏广谈起此事。

  疏广说:“我难道老糊涂了不顾子孙吗?我们家已有些田地房舍,让子孙努力耕种于其中,足够他们穿衣吃饭,同普通人一样。

  现在如果再增加些田产作为赢余,只能教子孙懒惰罢了。

  有道德有才能而多财,就会损害他们的志向;愚昧而多财,就会增加他们的过失。

  再说有钱的人,是人怨恨的对象;我既无什么教化子孙,又不准备增加他们的过失而使人怨恨。

  再说,这些黄金,是圣主用来恩赐养活老臣的,所以乐意同乡亲宗族共享皇上的恩赐,来度过我的晚年,难道不行吗?”于是族人都心悦诚服。

  疏广叔侄都以长寿告终。


于定国传

  于定国字曼倩,东海郯县人。

  他的父亲于公做过县狱史、郡决曹,审判狱讼案件公平,凡属于公审判的都不怨恨。

  郡中为他立有生祠,号曰于公祠。

  东海有一孝妇,很年轻就失去丈夫,又无儿子,可她侍养婆婆很周到。

  婆婆想让她改嫁,她始终不肯。

  婆婆对邻人说:“孝媳侍奉我很辛苦,可怜她无子守寡。

  我老了,长久地拖累她,怎么办?”其后婆婆自己吊死了,姑子报告官吏:“寡妇杀害我母。”官吏拘捕孝妇,孝妇不承认杀害婆婆。

  狱吏严刑拷问,孝妇只好含冤招认,据以定罪的全部案卷上报到府,于公认为此妇奉养婆婆十余年,以孝顺闻于乡里,一定不会杀害婆婆。

  太守不听,于公争辩,不能胜,于是抱着定罪的全部案卷,哭于府堂上,因此推说有病辞了职。

  太守竟判罪杀死了孝妇。

  郡中枯旱三年。

  后来的太守到任,占卜枯旱的原因,于公说:“孝妇不当死,前任太守硬判她死罪,灾害原因或许就在此吧?”于是太守杀牛亲自去祭祀孝妇冢,并刻石于其基,以表彰其孝道。

  天立即降大雨,那年年成好。

  郡中人因此格外敬重于公。

  于定国幼时在父亲教育下学习法制条文,父死,于定国也做了狱史、郡决曹,补做廷尉史,被选拔参与御史中丞从事处理反叛者的狱讼,因为才高被推举为侍御史,又提升做了御史丞。

  恰巧碰上汉昭帝崩,昌邑王被征召即位,行为淫乱,于定国上书劝阻。

  后来昌邑王被废除,汉宣帝登基,大将军霍光领尚书事,凡是具文上奏劝阻立昌邑王的群臣都越级提拔。

  于定国因此做了光禄大夫,治理尚书事,很受器重。

  过了几年,调任水衡都尉,一跃做了廷尉。

  于定国向老师请教学习《春秋》,亲自拿着经籍,备具弟子礼北面拜师。

  为人谦恭,特别尊重懂经术的士,即使是卑贱徒步来访的,于定国都与之平等相待,感恩敬重十分周到,学士们无一不称赞他。

  他解决疑案量法定刑时,力求同情鳏寡,定罪有疑问的从轻,加重审慎之心。

  朝廷称赞他说:“张释之做廷尉,天下无冤民;于定国做廷尉,百姓没有怕受冤的顾虑。”于定国嗜酒多饮而清醒,冬月实施法制评议罪犯,喝了酒更加精细明察。

  他做廷尉十八年后调任御史大夫。

  甘露年中,代黄霸做丞相,被封为西平侯。

  三年后,宣帝崩,元帝(刘..)即位,因于定国是任职旧臣,很敬重他,当时陈万年为御史大夫,与定国并位八年,论议无相违戾。

  后来贡禹代为御史大夫,屡次与于定国持不同意见。

  于定国精通政事,其主张皇上一般都认可。

  然而元帝刚即位,关东连年遭受灾害,百姓流入关内,有人上疏归罪于大臣。

  皇上于是几次于上朝之日引见丞相、御史,接受诏令,用职责之事逐条责问,皇上说:“坏官吏、盗贼出现了抓不到,怕遭受处罚,便胡乱怀疑好人,以至无罪处死。

  有的盗贼发生,官吏不赶快追捕,反而抓丢失财物的人,后来都不敢报告遭难情况,因此盗贼渐广。

  百姓多冤屈,州郡官吏不处理,不断地有上书给朝廷反映情况的。

  郡守一级的官员选拔不真实,因此在位的县令丞尉多不称职。

  民田有了灾害,官吏不肯减免租税,反而催收其租,所以百姓困难重重。

  关东流亡的百姓饥寒疾疫交加,虽然已下诏令官吏运粮食,开仓放粮拯救百姓,赐寒者衣物,但到明春恐怕不够。

  现在丞相、御史将打算采取什么措施来弥补这个过失?尽意逐条写下情况,陈述朕的过失。”于定国上书认罪。

  永光元年(前43),春季降霜,夏季天寒,日呈青色而无光芒,皇上又降诏逐条责问说:“有东方来的官员,说那里百姓遭受饥饿,父子不能相养。

  是丞相、御史考察事情的官吏隐瞒不说呢?还是从东方来的人虚报呢?为什么所言不同至此呢?想要知道那里实情。

  当今年成好坏未可预知,当前出现水灾旱灾,那个忧愁就不少。

  你们有可以防止灾害于未然,拘挽灾害的办法没有?你们各人以实回答,不要有隐瞒。”于定国恐惧,上书自我弹劾,归还侯印,请求退职。

  皇上回答说:“你辅佐我,不敢怠慢休息,万方之事,靠君总管,能够没有过错的,恐怕只有圣人。

  当今我朝承袭周秦之弊端,民俗风化败坏,百姓少礼仪,大自然不协调,灾害的发生不是因为某一项原因而产生的,从圣人以来记载的,都不敢由某一人承担,何况不是圣人呢?日夜思考招致此灾的来由,也不能都清楚。

  经典说‘万方有罪,罪在寡人’。

  你虽任丞相职,何必一人承担呢?希望勉励督促郡守县令们,责难那些人,不要让他们长期残害百姓,永远秉持法纪,务必都要明智,注意身体健康。”于定国于是称老,一再推辞,皇上才赐四马驾的平安车,黄金六十斤,免去他的丞相职位让他回家。

  过了几年,七十多岁去世,谥号为安侯。

  于定国的儿子于永为继承人。

  于永少时嗜酒,多过失,年纪将近三十,才克制自己修身实践,因父任职关系做过侍中中郎将、长水校尉。

  于定国死后,居丧随礼,孝行闻于当朝。

  因此以列侯身份做散骑光禄勋,直到御史大夫。

  匹配馆陶公主刘施。

  刘施是汉宣帝长女、汉成帝的姑姑,贤惠有德行,于永选配了她。

  皇上正打算用他作丞相,恰巧这时于永去世。

  于永的儿子于恬继承。

  于恬不才,行为浅薄。

  起初,于定国的父亲于公,他所处的闾里的门坏了,父老们共同修理它,于公对大家说:“稍微把闾门修得高大一些,使它能容驷马驾的高盖车。

  我管理狱讼事广有阴德,不曾冤枉过人,子孙后代一定有发迹兴旺的。”后来于定国官至丞相,于永官至御史大夫,封侯传世。


薛广德传

  薛广德字长卿,沛郡相人。

  以鲁诗教授于楚国,龚胜、龚舍以师礼侍奉他。

  萧望之做御史大夫,任用广德为属官,屡次同他谈论事情,萧望之以为广德是个人才,于是向朝廷推荐说广德经明行修,适宜在朝廷任职。

  后来做了博士,因评论石渠有善言,被提升为谏议大夫,后来代贡禹作长信少府、御史大夫。

  薛广德为人温雅又宽容含蓄。

  到做三公时,他敢于直言规劝。

  刚拜御史大夫十来天,皇上幸临甘泉,郊祀泰..,祭礼完了,于是留下来打猎。

  薛广德上书说:“我私下看到关东百姓困苦极了,人民流离失所。

  陛下每日撞响亡秦之钟,听着郑卫的音乐,我实在是害怕。

  现在士卒暴露野外,随从官员劳累,希望陛下赶快回宫,考虑与百姓同忧乐,国家就幸运极了。”皇上当日回京。

  那一年的秋天,皇上酿好醇酒去祭宗庙,出便门后,皇上打算驾楼船前往,薛广德主张乘车,脱下帽子叩首说:“应当从桥上过去。”皇上下诏说:“大夫戴上帽子。”薛广德说:“陛下不听从臣,我就自刎,以血溅污车轮,陛下就不能进宗庙了!”皇上很不高兴。

  先导光禄大夫张猛说:“我听说国君圣明,大臣正直。

  乘船危险,过桥安全,圣主应不乘危船。

  御史大夫的话可听。”皇上说:“对人详细讲明道理不应当像这样!”于是从桥上过去。

  事过月余,因为年谷无收,百姓流离失所,薛广德与丞相于定国、大司马车骑将军史高都请求退职,都赐安车驷马,黄金六十斤,免职。

  薛广德做御史大夫仅十个月,就免了职。

  东归沛,太守迎接他到边界上。

  沛人以薛广德为光荣,广德悬其所赐安车流传子孙后代。


平当传

  平当字子思,祖父以百万资产从下邑迁到平陵。

  平当少时做过大行治礼丞,按功绩次第补为大鸿胪文学,因为廉洁又做了顺阳长、橡木旬邑县令,又因通晓经术做了博士,公卿推荐平当论议通明,又做了给事中。

  每有灾异平当就附会经术,谈得失。

  文雅虽不及萧望之、匡衡,但旨意略同。

  元帝时,韦玄成为丞相,上书请求停建太上皇陵寝庙园。

  平当上书说:“臣听孔子说过,若有王者兴起,也一定需要三十年才能使仁政大行。

  三十年之间,道德和洽,制礼兴乐,灾害不兴,祸乱不作。

  当今汉室受命而为王,续体承业二百余年,孜孜不怠,政令洁明,但风俗未和,阴阳未调,灾害屡现,或许恩泽还未施于民吧?为什么王德与自然吉利的征兆不相应这样久呢?祸(福)降临是有原因的。

  应当深求其踪迹,努力修其根本。

  从前帝尧南面而治天下,首先能举用族中德才兼备的人,使族人都亲密地团结起来,然后教化遍及万邦。

  孝经说‘:天地间之性灵,人最尊贵,人的德行没有什么比孝顺长辈还大的,孝顺长辈没有什么比尊敬父亲还大的,尊敬父亲没有什么比祭天时以祖先配享还大的,周公或许才是那样的人。’孝子善于表述人的志向,周公已经成就了文武的事业,而制作礼乐,整治尊敬父亲祭祀天地之事。

  周公知道文王不愿让儿子临驾于父亲之上,所以类推而按次第排列,上自太王、王季到后稷与祭天时配享,这是圣人的德行,没有什么比孝道还高的。

  高皇帝圣德受命于天而有天下,尊太上皇,犹周文王追尊太王、王季一样,这是汉的始祖,后代继承人应尊奉他用来扩大他的大德,这是孝道中最高的。

  尚书说‘能正考古道来建功立业,则可长年享国,传于后世无穷’。”皇上采纳了他的进言,下诏令恢复太上皇陵寝庙园。

  不久,朝廷派平当到幽州视察流民,检举弹劾刺史二千石一级官员,劝勉有意为民办好事的。

  平当上奏朝廷说勃海盐池可以不禁止,让百姓煮盐救急。

  所过地方被称颂,奉命出使的十一人,平当最好,提升为丞相司直。

  后坐法,降职做朔方刺史,后又被征诏到朝廷做太中大夫给事中,连续提升为长信少府、大鸿胪、光禄勋。

  先此,太后姐姐的儿子卫尉淳于长禀报昌陵不可兴建,皇上将此事下到有司议论。

  平当认为兴建连年,可以就成。

  皇上已经停止兴建昌陵,认为淳于长首建忠策,又下诏公卿讨论封淳于长。

  平当又认为淳于长虽有好的建议,但不在封爵一类。

  平当犯了前议不正确的错误,降职为钜鹿太守。

  后来皇上仍然封淳于长爵位。

  平当因为通经学明禹贡,被派去巡行黄河,做骑都尉,领河堤长宫。

  哀帝即位,征召平当为光禄大夫诸吏散骑,又做光禄勋,赐平当为关内侯。

  第二年春,皇上派使者召见,打算正式封平当为关内侯。

  平当病重,不应召,家里有人对平当说:“不能勉强起床接受侯印,为子孙着想吗?”平当说:“我居大位,已经负有无功食禄的罪责了,勉强起床受侯,回家卧病死去,死有余罪。

  现在不起床受侯印的原因就是为子孙着想。”于是上书请求免职。

  皇上答复说:“朕从众中选择用君为相,理事日少,辅政未久,阴阳不调和,冬季未下大雪,干旱成灾,是朕的不德,怎么一定怪罪你呢?你怎么疑惑而上书请求免职,归还关内侯的封邑呢?现在派尚书令谭赐给你养牛一头,上尊酒十石。

  希望你勉力就医以自己扶持。”过了月余,去世。

  子平晏因明经历任大司徒,封防乡侯。

  汉兴以来,只有韦玄成、平当父子官至宰相。


彭宣传

  彭宣字子佩,淮阳阳夏人。

  研究《周易》,事奉张禹,被推荐做了博士,又升做东平太傅。

  后来张禹又因彭宣是皇帝的师傅的关系,被尊重信任,又推举彭宣明经有威严,可任政事,由此进入京都做了右扶风,升为廷尉,后因彭宣是诸侯国人,只好离京都做太原守。

  几年后,又召入京都做大司农、光禄勋、右将军。

  哀帝即位,调任左将军。

  一年多,皇上想让彭宣到丁、傅处任爪牙官,于是用策书告彭宣说:“有司数上奏说诸侯国人不能在宫中值宿,担任警卫,将军不宜主管兵马、处重要位置。

  朕因将军任汉将之重职,你儿子又前娶淮阳王女,婚姻不绝,不是国家的制度。

  现派光禄大夫曼赐将军黄金五十斤,安车驷马,希望你上交左将军印绶,以关内侯身份归家。”刚好碰上哀帝崩,新都侯王莽做大司马,掌握政事专权。

  彭宣上书说:“三公鼎足奉君,一足不胜任,那么就倾覆鼎中美食。

  臣资性浅薄,年纪也大了,屡遭疾病,神志昏乱遗忘,希望上交大司空、长平侯印绶,请求退职归乡,等待死去。”王莽禀告太后,策命彭宣说:“思念你管理政事日少,功德未有成效,为年老昏乱所迫,不能辅佐国家,按抚海内了。

  派光禄勋丰册诏你,希望你上交大司空印绶,回到你的封地去。”王莽恨彭宣求退,所以不赐黄金安车驷马。

  彭宣在封地过了几年,就去世了。

  谥曰顷侯。

  传给他的儿子孙子,王莽失败,就断绝了。

  班固评论:隽不疑好学而从政,临事不迷惑,就建立功名,自始至终可述。

  疏广执行止足之计,免除受辱及危难的忧患,算是次一等的。

  于定国父子同情顾念鳏寡知狱情,算做称职的大臣。

  薛广德永保悬车之荣誉。

  平当欲进又止有廉耻,人心归服。

  彭宣见险止步,就不同于患得患失之辈了。
目录首卷上一卷下一卷末卷
简体版 繁体版 译文(节选) 图版
手机版 微信公众号
手机版 微信公众号
爱古瓷 粤ICP备17015389号 粤公网安备 44010402000796号

本软件的研发和运营为非盈利行为。如果您认为本软件对您有所帮助,可以自愿提供赞助:

页面标注 回到顶部